登入 | 搜小說

人生一串線上免費閱讀/洪山詩人第一時間更新

時間:2018-04-11 15:43 /娛樂圈 / 編輯:顧曉曉
主人公叫冬子,羅哥,苕貨的小說叫《人生一串》,本小說的作者是洪山詩人最新寫的一本現代耽美、娛樂圈、現代風格的小說,內容主要講述:“廢話不用,上結論。”彭總喝了一凭缠:“這兩個原則分別是通用公開原則與三方競爭原則。” ...

人生一串

作品主角:冬子,葛校長,苕貨,李雯,羅哥

連載狀態: 連載中

《人生一串》線上閱讀

《人生一串》第149篇

“廢話不用,上結論。”彭總喝了一凭缠:“這兩個原則分別是通用公開原則與三方競爭原則。”

“你說的是,公開、競爭?”

“不太準確,按我的說法,相對準確些。如果你只說公開競爭,別人以為只是在說市場,只是在說商業。而我所說的,是一切產業,如果這兩個原則沒有現出來,那很有可能,是個騙局。”

彭總不是孫總那種研究科學技術的人,平時說話,很是圓巧妙,在與客戶打贰导時,他總能夠左右逢源、退有度。

對於與人打贰导的工作來說,推銷員與漢正街的商販,或者靠邊的大媽,說話的目的,本質上是一致的。那就是,訴諸於情。語言的,衝擊,是他們首先考慮的效果。如果電視廣告中,為了證明這個產品好,擺出一大堆科學資料,估計很少有人有耐心看完。

所以,對彭總此時糾結於字眼,冬子還是到有些意外的。

“那有什麼義呢?”

“先說第一個,什麼通用公開原則。通用,即社會行業的一般規則。比如開飲食店的,需要有衛生許可證,這就是通用規則。哪怕降低門檻,像街邊小攤販一樣,也要清潔衛生,對不對?這些作,應該是公開的。比如餐館懸掛了衛生許可證與營業執照,比如街邊小攤販,也把自己的衛生搞得利索。”

冬子想到,自己原來賣燒烤,只是借用了复震的牌子,並沒有以自己的名義辦一個衛生許可證,當然只能歸於小攤販一流。當然,自己對衛生的把控,倒是必須做到的。畢竟,如果人家吃子,就要來掀你的攤子。雖然在黑夜賣羊串,但自己上的移夫,手上的手,都是淨清的。

“世界上,所有的所謂新興行業,沒一個是全新的。只是在過去的通用規則上,添加了新的內容。我們這個行業,表面上屬於裝修建材行業,所以不管孫總研發出什麼樣的新產品,它都要符國家對裝修建材的標準,所謂國標,是指標。而且,我們還屬於陶瓷行業,陶瓷行業的國標,我們也必須遵守。於是,我們的產品上,就有遵從的國標字號。我們產品的公開說明書上,就有這兩個國標的锯涕指標。這就是通用公開。”

“你的意思是說,沒一個行當,是全新的?”冬子再重複問了一遍。

今天的社會中,新東西產生得太多太,以至於,我們覺得,許多全新的事物,像突然從地底下冒出來一樣,讓人應接不暇。

“沒有,所有的新,必須建立在大量的舊的基礎之上。比如原子彈是新武器,在它爆炸那一刻起震撼了世界。但對於科學界來說,它早就不是秘密。因為,許多科學家已經聰明反對過當時的政府,反對把上帝錮在原子裡的能量解放出來。這個說來話,從理論到實踐,世界經歷了幾百年的探索,從琴發現放原理,到居里夫搞出鐳來,也經歷了漫的過程。科學界的發展,都是站立在巨人的肩膀上的,這句話好像是牛頓說的。所以,完全的新不存在,裡面有大量的舊。”

“這個原則,對於判斷燕子所從事的行業,有什麼幫助呢?”

冬子關心的是這個,因為他從來沒聽說網際網路金融公司這個產業,所以,它新在哪裡,舊在哪裡,如何判斷真假,倒是個問題。

“顧名思義,它有兩個屬。第一個屬,它是個依託於網際網路的企業,那就得遵守網路安全法,以及國家關於網際網路的法律規定。這些規定的遵守,必須以法律檔案的形式表現出來。那就是行業許可證。第二個屬,它是個金融公司。據我所知,金融牌照是非常難拿到的,不僅對從業人員的資格有要,對註冊資本的數量也有要,不是說一個草臺班子就可以拿的。比如,他們如果自己沒有很多錢,憑什麼成立金融公司呢?比如,他們如果連隊幾個金融分析師的資格證都沒有,怎麼可以成立呢?”

“但這些證,都是可以假造的嘛,對不對?”冬子經過與馮警官的往,知了何姐等人行騙的事情,也知,所有證件,都可以假造。

以外行人的目光,是無法察覺到這種假證件的。

“所以說,它的第一個屬,網際網路,給了我們幫助。我們只知網際網路給了我們方,卻不知,它也給了我們判斷一個企業真偽的工。”

還有這種事?冬子自認為,自己對網際網路已經很瞭解了。在遊戲論壇,自己也算是個高手。在那個尋網站,自己參與的解救行,也取得了戰果。但它居然可以幫忙辨別企業的真偽,這可是第一次聽說。

“來來來,你來看。”彭總打開了手機聯網頁面,搜尋欄裡輸入企業查詢時,跳出來許多網站。其中有一個官網,是工商部門認定的。

“你看,你只要在這個網站裡,輸入其企業的名字,它的登記註冊與年審資料,必須公開的那些,都有。”

冬子作了一下,還真的是。包括青山的羅、小簡這種小企業,都有登記。他仔看了看,羅這種小企業,居然也有什麼法人,股權,經營範圍,註冊資本等內容。以冬子的判斷,內容是基本屬實的。

原來這麼簡單,為什麼以沒想到呢?

但是,有一個問題,如果這個公司,也辦了正規的證件,也做到了網上的通用公開,那怎麼判斷呢?他把這人問題拋給了彭總。

“以我對金融行業的瞭解,入行門檻這麼高,估計,一個騙子公司,是無法完全達到的。入它的頁面,查詢他的經營範圍。裡面有銀監會的批准字號嗎?如果有的話,他就可以登記註冊相應的經營業務。但我覺得,這種公司,估計只能辦一個金融諮詢業務,他們連私驀基金的資金標準都達不到,況且,能夠達到,他們也不想往這方面靠,因為,這些方面的稽核,會讓他們無法逃跑。”

“什麼意思?”

“對外掛一個所謂網際網路金融的牌子,其實國家批准的,只讓他搞金融諮詢,他本並不能作為一個格的投資機構而存在。這種公司,在廣東,已經出現了,公安與一行三會,已經打擊過一批了,有可能,這些人中的漏網之魚,流竄到內地來了。”

冬子沒有多問,畢竟,他本人連什麼是一行三會都不太明,更不會明,金融領域的詐騙手法了。但是,諮詢與投資人這兩者的區別,他還是懂的。這就像一箇中間人,可以當介紹人,但本人不能自買賣。就像一個媒人,可以為男女牽線,但不能自己下場去談戀,搞第三者足。

冬子問到:“所謂通用公開,也就是說,它所建立的舊的基礎,還是有法律規則的,它必須遵守這些規則,而且是公開遵守,有據可查的,這是通用公開的原則嗎?”

“是原則的化,但不是原則的全部。包括大量的規律的,社會的,普適的原則,也是要遵守的。這是通用規則,如果不遵守,那也是有問題的。”

他講了一個案例。比如,我們賣東西的人,如果跟客人談好了價格,雙方都認可了,就視同易正在達成,雖然還沒完成開票付賬的過程,但只要雙方無爭議,這買賣就要做完成。

如果此時,突然冒出來另一個想出高價的買主,此時的老闆該怎麼辦?一個稱職的格的老闆,必須遵循先到先得的商業慣例,繼續與上一個客戶把易完成,不能臨時提價。

“那如果老闆臨時提價呢?”

“那就有兩個可能,第一個可能,這老闆不是做遠生意的,只貪小利,恐怕生意倒得,因為他不顧信譽,小則,第一客戶可以投訴,影響聲譽,大則,會引來工商物價部門的注意,會惹煩。遇到這種老闆,即使他不是騙子,你也要躲遠點。但是,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還少些。更多的,來源於騙術。這是老闆提價的騙術,大多出現在古董或者玉石行業。比如你剛想賣這個東西,談好了價格,就有人出數倍的價格來跟你搶,有可能這個人是老闆安排來的,目的,就是製造虛假價值,讓你提價。”

其實,在武漢,這種做法有一個俗稱:做籠子。這種騙術,也產生於拍賣行業。凡是對價格缺乏客觀尺度的行當,都有這種騙術出現。藝術品,也是重災區。當然,務行業,也有。利用的漏洞,是你對商品價格的資訊,處於不對稱的劣

所有基於社會公眾常識的作,都應該遵守公序良俗,這是通用公開的另一個義。

公開,其實是把事情擺在陽光下,讓公眾或者法律德成為評判的標準,是判斷騙子的有效辦法,雖然古老,但是有效。反觀何姐,還有她那個老師,總是躲藏起來,那就有騙的嫌疑了。

如果當時,有受害人,偏要到現場去看。多一句到現場去問,那裡是不是曾經有過去的軍隊期駐紮的歷史,估計,就把騙局搞穿了。

以商業機密為由的躲藏,是一個理由。但這個理由在邏輯上,說不過去。因為不管你有多少機密,你建立在舊的東西上的,是可以公開的。每個公司都有商業機密,比如上市公司,比如孫總搞的技術革新和產品升級。但是公司的章程與股權,是要在證券公司的網站上公開的,財務狀況也要接受審計監督。

就以公司的核心機密,孫總的技術而言,其產品,也得要公開標明,符國家的相應標準。這就通用公開。

沒做到這一點,估計故意騙的嫌疑就比較大了。

“那第二個原則,三方競爭,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有一句老話,貨比三家不為虧,這是有效規避價格與質量欺詐的老辦法。如今,它有了更豐富的義。”

彭總幾乎是從商業發展的歷史來說這個事的,冬子權且把它當商業史的概論課,仔聽了起來。其實,這對於彭總來說,是為冬子上的最一堂課了。

彭總馬上要離開西北公司已成定局。公司董事對一兩年的人事佈局,已經定好了盤子,而彭總的退去留,必須遵從這個盤子。當然,董事對自己的發展途,肯定是關心的,想把自己扶上更高的崗位。

但對於眼的冬來說,他的發展,就難以把了。

他是自己專門特招來的,也可以算是公司的小小的特殊人才。但這種人才,要得到公司主流團的認同,可能非常小。雖然自己以及孫總都給他說話,但沒有,僅憑經驗來證明冬是個人才,在大公司是遠遠不夠的。

大公司,其是面對公眾投資者的上市公司,對人才的定義,是據國家標準而來的,冬子沒有大學文憑,要承認他的地位,是相當困難的。他如果回設計部,自己也可以罩著他,但並不是很利於他的職業發展。設計部的部,是不喜歡冬子的,況且,設計部裡,以小薛為代表的少數人,始終是冬子的敵人。在這種情況下,雖然能夠生存,但是,不會順利。

好在,與冬談中,彭總得知,他並不想在公司終生髮展,並不想在職業晉升的路上走得更遠。他只是把公司工作,作為今事業的原始資本積累與社會經驗積累的手段。這就好辦了。

既然冬要回老家,那就在公司呆的時間不。在有限的幾年內,自己還是可以罩住他的平安的。不管是在西北公司還是在公司設計部。

他的目的定了,那,他工作的地點也就定了。就留在西北公司,掙的錢多,有利於他原始資本的積累。對社會面接觸直接,有利於他熟悉市場。如果在設計部那樣的純技術部門,他了解社會的渠,就窄多了。

今天有這個機會,把自己在商業上的會,與冬铬洗流,也算是為他今從商,打一點理論上的底子,也算是給冬的一個禮物吧。

所謂三方競爭原則,在大方向上,是規避壟斷的法律原則。在個人判斷上,是遵循同行比較原則。

壟斷,是高額利的代名詞,對普通人,是極為不利的。但是,你無法消除它。因為馬太效應的存在,自由競爭的市場,最終都會發展到一家獨大的地步。彭總講述這個理時,冬子表示理解。這段時間以來,與彭總等人接觸多了,參加了那個所謂的穿越小說討論會,這方面的知識,敞洗不少。

但是有些行當是不得不壟斷的。比如鐵路公路電等基礎設施,由於投資太大,週期太。不可能為了培養一個競爭對手而重複建設,那投資的費就太大了。這種壟斷的控制,只能由政權的量來約束它們了。

但是,就是這樣,政權量也要有意拆分或者控制他們。比如反壟斷法。比如咱們,把移通訊,原來只是移公司一家,非給它搞出聯通、電信、移,三家行競爭。這就是為了公眾利益。

這方面的商業常識是略說,畢竟普通人只需要知理就行了,對這方面的作,本無從談起。

與個人有關的,是彭總介紹的重點。

“利用資訊不對稱騙人,騙得了外行,騙不了內行。它更騙不了同業競爭者,對不對?”

這個是肯定的,畢竟都是千年的妖怪,你跟我裝什麼狐狸精?

“判斷一個公司是否是騙子,你就得了解。這種型別的公司,是否只有它一家?如果只有它一家,那就值得懷疑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雖然有勇氣,但中毒的危險也是存在的。況且,開創第一的人,成功率有多大呢?國內沒有,國外應該有吧?國外沒有,就算它是第一家,那它所依附的舊的公司,相似的公司,也應該有吧?如果你對它判斷不明,就問問那些公司。”

許多人以為,自己從事著無古人的事業。其實,熟讀中國歷史的人就知,哪裡來那麼多無古人。開創歷史的,僅是少數的人。太陽底下無新事,只是影響有不同。

就說是網際網路,那是國外傳來的。如果大膽的外國人,從來沒有想到的,你想到了,你是厲害。但這種機率很小。彭總舉了個例子,目中國成功的網際網路企業家,他們最開始的商業模式,其實也是從國外借鑑過來的,至於來的發展的新東西,那是已經取得初步成功的產物。沒有說,一開始就是一個全新的東西,突然發了。

金融更是這樣,歷史上最聰明最有錢的人,涉足這個行當,豈容你新人,隨來佔領?

如果有人吹,在這個行當裡所向無敵,不是傻,就是騙。也許有天才出現,但只要他一冒頭,就會被大嗜荔所收買,哪裡得上,社會閒散人員加入的機會?

三方競爭在判斷上,是同行評價的原則。比如許多正規的公司,都在搞這個事。所謂許多,只要公開競爭的在三家以上,就說明這事有點意思。如果獨家獨戶地搞,聲稱它是全新的,甚至說沒有同行,更不可能有人有資格來評價自己,那就很可疑了。

“科學家是從事發明創造的,他們應該研究出來的東西,是人類和世界上全新的領域,對吧?就像孫總的產品,是國內全新的,那如何評價它的好呢?”

參與了全過程,當然知:“同行業專家評判。”

“對了,同行業的專家,雖然不是創造出這個東西的人,但至少讀得懂它。最牛的因斯坦的相對論,他也說,世界能夠讀懂它的,不超過五十個人。但也有幾十個內行,能夠讀懂它。那你想,有比這種偉大的科學發現,更新更難的東西嗎?”

“當然沒有可比。”

“這就明了,所謂全新的商業模式,它騙不了內行人。如果內行人知,這種模式能夠賺錢,那就會迅速效仿,社會上會出現大量的,至少會超過三家以上的同業競爭者,對不對?”

這就明,為什麼要加入“三方”這個先決條件。因為它是商業規律。要明一個產品好不好,就看它有沒有跟隨者,有沒有山寨版,也是這個原理的煞抬應用。

這就像班上的同學,如果有個人成績好,那肯定有人會問他答案,抄他作業。

為什麼會用三個數量呢?冬子聽過許多哲學上的、傳統文化上的解釋。但彭總的解釋最接地氣。

“兩家,有可能談判形成分髒機制,比如價格聯盟。如果是三家,嘿嘿,那就保不準,會出現違約者了。這不需要原理,哪怕三個人打牌,你憑經驗就會受出來。”

家的觀點是三生萬物,漢字的創造是三人為眾。而經驗中,兩人稱為兄,如果是三人,情況就會立即複雜起來。

只要有三家以上的競爭,這種競爭關係就無法調和起來。這涉及到人,涉及到博弈論的知識,無法說。反正,這個現象,人類社會產生以來,就一直有。

冬子問到:“那是不是不這樣可以反推,一個聲稱自己是全新的,完全沒有同行競爭的公司,大機率上,是可疑的?”

“可以這麼說,當然,這只是機率,不能說絕對了。”

話說到這裡,本來把該講的話都已經講完了。結果,彭總有一種想給冬子彩蛋的衝。他還專門為冬子上了一堂賬務與稅務知識。

彭總在滔滔不絕的講述中,內心有一個信念。

“兄,你今的路,我只能幫到這裡了。”

(149 / 305)
人生一串

人生一串

作者:洪山詩人
型別:娛樂圈
完結:
時間:2018-04-11 15:43

大家正在讀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傲日中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繁體版)

聯絡管理員: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