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58年7月18日深夜,北京西郊機場的跑道燈徹夜通明,一架又一架來自各地的運輸機頻繁降落。神色凝重嚴峻的軍區空軍司令和軍、師長們匆匆步下舷梯,拉載他們的小轎車急速行駛。與以往不同,沒有一輛開往北京前門打磨場空軍招待所,全部徑直開到公主墳空軍司令部。
黎明,蓬勃的旭日將一片光彩拋向世界,劉亞樓肩膀上的三顆將星耀目生輝。司令蒞臨,將校們砰然起立。
劉亞樓舒展雙臂,做出一個示意大家落座的動作。好怪,他一向緊繃的眉心和嘴角此刻竟溢位一絲關擾不住的笑意。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打了一輩子仗,打了一輩子惡仗與勝仗的將軍在歇手多日之後又撈到了仗打,焉能不開懷一笑?
但他的笑從不使人感覺鬆弛,永遠透著一股居高臨下令任何一位部屬都不敢懈怠不敢拂逆的威風和莊嚴。
他的帶有濃重福建腔的普通話一個字一個字從嘴裡彈射出去,敲打著空軍作戰室的牆壁,嗡嗡作響。
“同志們,要打仗了!”
開門見山。拐彎抹角不是他的習慣。
“美國人、英國人最近在中東惹禍,毛主席、黨中央決定,支援阿拉伯,炮打
金門。我們空軍要立即進入福建。”
“總的作戰指導原則,還是毛主席講的,在戰略上以少勝多,在戰術上以多勝少,達到消滅敵人、儲存自己。”
“將同國民黨空軍交手是肯定的。還必須充分準備同美國人較量。美國人也不是三頭六臂嘛。在朝鮮我們掂量過他的斤兩。老飛行員們應該擺擺‘龍門陣’,研究打國民黨、打美國佬的戰法,要讓新飛行員樹立敢打必勝的信念。”